首页 美容 > 正文

上市农商行助力乡村振兴年度榜:涉农贷款余额渝农商行居首

2023-05-18 12:12:52 中国食品报网

本报记者 朱姝旎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5月6日,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,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
作为县域“三农”金融主力军,农商行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其中,13家上市农商行具有引领示范性。时值2022年年报披露季结束,这13家农商行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哪些布局?又取得了哪些成果?

据梳理,常年稳坐资产规模头把交椅的渝农商行,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亦拔得头筹,且是唯一一家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的银行。另外12家上市农商行的涉农贷款余额整体处于千亿以下区间。

其中,7家上市农商行位于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。不过,在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方面,同区域银行两极分化明显。常熟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千亿位居榜首,紫金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仅百亿余元排名垫底。

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化,渝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居首

据农业银行和中国经济信息社会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,2022年一季度,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季度监测指数值增长188.52点。其中,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连续六个季度上涨,截至一季度末达到53.04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2%,领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4.4个百分点。

拉长时间线看,自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,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年度指数每年保持5%以上的增速,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为108、113.84、125.07及132.5。对此,作为乡村振兴主办行的农商行扮演着重要角色,其中,上市农商行更具代表性。最近,2022年年报披露季落幕,上市农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也随之揭晓。

目前,我国共有13家上市农商行,按照截至2022年末的资产规模排序,从大到小依次为:渝农商行、沪农商行、广州农商行、东莞农商行、青农商行、常熟银行、九台农商行、紫金银行、无锡银行、张家港行、苏农银行、江阴银行、瑞丰银行。

其中,渝农商行、广州农商行及沪农商行皆已跻身“万亿俱乐部”,总资产分别为1.35万亿元、1.28万亿元及1.23万亿元。

记者梳理发现,在已披露涉农贷款数据的同业机构中,截至2022年末,渝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2156.25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98.51亿元。

渝农商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领先于同业,主要得益于两方面,一是在辐射范围上,该行持续深化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,已建成并上线运行455个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,将服务下沉到偏远乡村。

二是在产品模式上,渝农商行围绕江津花椒、涪陵榨菜等地方农业,打造特色服务机构60余家、普惠金融基地1067个,创设“渝快乡村贷” “乡村振兴快担贷” “新市民捷房贷”等特色助农产品,满足农村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、多层次的金融需求。其中,“渝快乡村贷”新增花椒种植、榨菜种植、烟草种植客群,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.13亿元。

相较而言,同属于万亿梯队的沪农商行与广州农商行的投放力度有所逊色。截至2022年末,沪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644.22亿元,增幅11.48%;广州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434.39亿元,同比增长8.45%,其中,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84.10亿元,同比增长24.66%。

具体来看,两家银行各有特色。沪农商行致力于打造一条龙的服务体系,截至2022年末该行为核心企业产业链定制化配套全线上金融服务,已涵盖粮食作物、畜禽、水果、蛋奶等场景,累计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放款10.63亿元。

广州农商行除了扶持本土农业龙头企业,为相应企业提供贷款余额46.51亿元,同比增长8.97%,也从生态振兴角度切入推进乡村振兴。截至2022年末,该行投向农林牧渔业绿色贷款余额36.06亿元,报告期内新增投放5.75亿元。

上市农商行多处江浙地区,涉农贷款规模两极分化

相对上述3家万亿级别的上市农商行,体量较小的农商行,涉农贷款的投放规模也普遍偏小。

同样地处广东省的东莞农商行表示,该行通过利率优惠、担保方式简化、授信额度充足等特定授信方案支持村组的项目建设,下沉金融服务,推出“富民贷”等创新产品,持续加大现代三农支持力度。

截至2022年末,东莞农商行现代三农类客户贷款余额667.34亿元,约占全行一般性贷款的23.71%,较年初增幅18.51%。同时,与东莞592个村组签约达成整村授信合作意向,全市覆盖率达100%,授信金额超150.44亿元,贷款余额89.90亿元。

青农商行与九台农商行尚未在年报中披露涉农贷款的具体数据,不过,两家银行均展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与成果。

据了解,青农商行围绕平度、莱西重点涉农区域及农业龙头企业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养大户等重点客群,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工作,截至2022年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18亿元。

九台农商行聚焦粮食生产、畜禽养殖、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,在推进整村授信的基础上,对接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收储企业,推出“金融+企业+监管+订单”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、“九牧宝”活体抵押贷款业务,支持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。

此外,13家上市农商行中江浙地区的农商行占了7个席位,拥有一定的区位优势。而从内部来看,5家农商行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呈现两极分化。

其中,常熟银行是江浙地区上市农商行中唯一一家涉农贷款破千亿的银行。该行聚焦农业产业发展,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,配套农业特色产品等促进特色农业、休闲农业、绿色农业等的长效发展,截至2022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344.09亿元,较年初增长192.9亿元,增幅16.76%。

无锡银行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882.10亿元,较年初增长115.12亿元,增速15.01%。其中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净增40.71亿元,增幅27. 41%。苏农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幅亦超20%,同比增长22.67%至305.96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共计792.74亿元,增幅18.17%。

江阴银行、张家港行、瑞丰银行的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差距不大。

截至2022年末,江阴银行母公司涉农贷款余额649.1亿元,较年初增长54.3亿元,增速9.1%;张家港行母公司涉农贷款余额562.64 亿元,较年初增长52.24亿元,增幅10.24%;瑞丰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39.75亿元。

紫金银行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与同业存在较大差距。截至2022年末,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56.41亿元,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33.63亿元,较年初增加4.15亿元。

不过,紫金银行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并不少。同期,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7.78 亿元,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3.90亿元,较年初增加34.90亿元。

总体来看,13家上市农商行涉农贷款普遍增长。在农商行等助力下,央行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末,全国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9.25万亿元,同比增长14%,增速比上年末高3.1个百分点。

初审:李松 责任编辑:肖之涵 审核:王金臣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