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美容 > 正文

觉得互联网乌烟瘴气的点进来!!!

2023-08-07 14:04:15 哔哩哔哩

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——狄更斯《双城记》


(相关资料图)

为什么互联网会变得这么抽象呢?明明它是个工具,好好利用好处无穷呀。

直接切入正题吧。能力有限,想尽可能帮助大家。

本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
一、原因

我们说的抽象,包括风气变得奇怪,以及稍微观点不同就会喷来喷去。

原因呢?

1、人变得胆大

大家都像戴着面具,互相不认识,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胆子就大了,反正喷死人,没人能让我承担责任。

2、现实的不如意或者如意

过得不好的人嫉妒过得好的人,会攻击他们来使得心理平衡;过得好的人则会居高临下地瞧不起过得不好的人,认为他们穷酸、土、或者没见过世面。

(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同意可以来评论区批评,若开骂请私聊)

举个例子,有位农村女孩喝某种奶茶,用吸管直接喝,被城市朋友嘲笑。说要先喝奶盖,再喝奶茶,最后将两者混合喝。农村女孩觉得羞耻,去求助,大家竟然都说她土。

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奥数网”)

奶茶的喝法根本没有优劣之分。如果一个人没见过世面,就会有人嘲笑他,来满足自己那可悲的虚荣心、优越感。

人有不少行为都是源于优越感。

3、人的观念受影响了

这里说一下一些概念:

①信息茧房 

指的是大数据会根据你的喜好来推送内容(信息)。正所谓偏信则暗,你所听到的都是自己喜欢听的,没有不同的声音,自己自然就会被根深蒂固的观念囚禁,如同作茧自缚。这就叫做信息茧房。

②多数人的暴政

这一名词在1831年被法国人托克维尔提出,指的是多数人将其赞同的不合理的“正义”强加给全体,因而损害了少数人的合理利益,这样的一种暴政。

但是,早在古希腊,苏格拉底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。他看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:就是多数人都能投票,人们常被自己的情感和偏见束缚,所以多数未必正义。最后他作为所谓的“叛徒”被处死,从容就义。

我用这一概念指出:多数未必正义。比如纳粹欺骗了德国人,反战的正义人士就成了少数。军国主义笼罩下的日本也一样。

所以说,大家看到铺天盖地的不合理言论时,自然很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观点,进而被同化。

再加上很多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了人们感情用事的弱点,凭借人们的同情心、正义感,博取眼球,使得众人纷纷成了自己的附庸,那理智者自然就成了少数。

在这个时代,谬误往往比真理传得广。所以,不要人云亦云,要理性思考,这永不过时。

永远不要把高赞回答、高热度当成正义!!

③党同伐异

人们有随大流、党同伐异的“天性”。

这随大流的天性来自于进化。跟着大部队走的原始人容易活下来,独行侠则容易被野兽袭击。

于是“群居者”的基因留了下来,“独行侠”被淘汰了。这就是人们愿意从大流,并且会有安全感的原因。

(同时,随大流还会给人一种时尚的错觉。)

至于党同伐异,也是演化的结果。但是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只知道它的表现:

人们倾向于寻找认同感,于是与和自己相像的群体亲昵,对和自己不同的存在表示敌视。

这是前面“多数人暴政”的重要原因。你以为这么多人和你志同道合,其实可能不过是“臭味相投”,也许和你们所有人不同的“他们”才是对的。

④破窗效应

风气变得奇怪的重要原因。

破窗效应得名于:

试验者将车子停在路边,人头攒动,但没有人去动它。

试验者打破一扇车窗,人们都过来了,打破车窗,拆走、抢走了车里所有值钱的东西。

所以说,该效应指的是坏现象一旦开了头,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
所以说,一旦一种抽象的风气(如黑科比)闯入了b站,它就会像瓷器店里的公牛一样乱撞。

(没有说黑科比不对,只是说黑的方式过分抽象)

这跟前面的从众心理、多数人暴政有关。

⑤蒙鼓效应

我自创的词,又称“哪路或多”效应、“原来如此”效应。

一旦有人意识到自己长期听同样的声音,有陷入“信息茧房”的可能时,他就会恐惧,因此在听到不同的声音时,就会醍醐灌顶。

殊不知,自己刚刚听到的内容可能还没有自己原先听到的合理呢!

所以,如果你听到了不同的声音,请理智!

4、逻辑谬误

这里再提出一个概念。

人是万物的尺度:

公元前5世纪,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的著名哲学命题。他主张,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而异。即使面对事实或真理,由于人们看待的角度不同,所感受到、认识到的也不同。

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,《鲁宾逊漂流记》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,《格列弗游记》讽刺了资产阶级的勾心斗角、残忍血腥。它们反映了事实的不同侧面。

再者,一千个读者眼里,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!

所以说,对同一事物,有好恶之别很正常。《孤独摇滚》还有人讨厌,艺画《三体》还有人喜欢呢!

至于为何人们观点不同就开喷?一是认为不同的观点一定有对有错;二是认为一个人非A即B或只能A不能B。例如认为一个人只能是舟厨不会是op,或者是舟厨就不是op。

然而我既是刀客塔,也是旅行者!这还只是我列举的最离谱的逻辑谬误情况,实际情况比这复杂多了。

三是认为自己是对的。这是最可怕的情况。一个人一旦成为自己的上帝,没人能轻易在他的世界打败他。

但是,也有离谱的声音啊,比如“北约是yyds”,不知道谁最高神经中枢故障了。

所以,得出结论:人们的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,只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。

与其分出对错,不如判断谁更有理。

5、以杠为乐

一篇好文章,打错一个字都能喷,真是吃饱了撑的。

有人以杠为乐,认为故意发出不同的声音,显得自己很有能耐。或者看到对方被自己逼急了,会很有成就感。

不良风气、唇枪舌战就像战争和瘟疫席卷八荒。我们该怎么办?

二、当代互联网生存指南

1、叠甲

很简单,如果你想尽可能降低被喷的概率,请叠甲。

这个甲最好厚一点,如同帝君的“安如磐石”,但不能太厚,以免影响观众的体验。

如果你想叠个两分半的甲,请提醒观众“空降到几分几秒”。

那么,怎么叠呢?

提前预测喷子的反应。比如担心被认为是针对某些人,可以说“本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针对任何确定的群体”。

但是“仅代表个人观点”已经烂大街了。

怎么办?来看看这个,我累了。

up:原无奇变

/video/BV1hM411Y7XL/?spm_id_from=&vd_source=6dc86fa2848d8173be9edc6742936b97

本文章不以盈利为目的,所以才敢引用他人链接;如果up向我要侵权赔偿,我也没办法。

除此以外,注意:叠甲只能防住三维的杠精;对于高维杠精,由于他们可以轻松穿过三维结构,所以防不住。

2、被网暴怎么办?

RAZ分级阅读里说过,网暴者喷你,他们就是希望你回答,所以你除非不得已

不要回答,不要回答,不要回答!!!

怎么办呢?告诉身边的人,可以举报(仅限于平台管理机关有作为时),还可以报警。真正意义上的网暴是违法的。

3、不要轻易站队,不要把话说得太满、太绝对。

因为风水轮流转,如果你所在的队列日后在舆论中处于劣势,你也会被喷。

同样,如果事件反转了,你又放过狠话,很有可能沦为小丑。

4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“实锤”。

“实锤”有可能是谣言。事件常常反转,你推的孩子也许明天就塌房,你取关了,后来发现黑料是假的,你的爱豆又满血复活了。

譬如天名董事长被网暴,“实锤”了,人们同情他;今年又卷入了“许莫灵”事件,人们对天名很不满。

如果当事人坐了牢,那么“实锤”的可能性比较大,如吴亦凡事件、李云迪事件。

5、不要太害怕变成小丑。

超时空警察是世间最坏的存在之一。

沃玛曾经承认喜欢我的英雄学院,但它辱华后,沃玛居然被迫很快道歉。

要知道,曾经喜欢它的人,怎么会料到它崩盘?世事无常,他们才不是小丑。

超时空警察非蠢即坏。

所以说,不要太担心被当成小丑。说不定,百年后的人眼里,我们都是小丑。

6、分类讨论

如果一个人emo了,你怎么知道他是真emo还是卖惨?

如果一个up做出了拙劣的作品,你怎么知道他是做着玩的还是热爱并为之努力过呢?

我们遇到不确定的情况,就要像数学题一样,学会分类讨论。

“如果你真emo了,······(表示同情)。如果你在卖惨,停下来吧,卖惨会消费他人的同情心,造成不良风气!”

“以普遍理性而言,这作品不够好。如果你是做着玩的,可以接受;如果你热爱并为之努力了,······(较为理性地指出作品的问题)。······(针对如何让他变得更好的建议)。热爱不惧人笑话,加油!”

(当然,除非你完全可以肯定对方不是这块料,否则不要劝人放弃。劝人放弃者,尝尝阿影的审判吧!)

7、我不想再在互联网待下去了。

那么看看搞笑、有趣的东西,都比在评论区被人洗脑强。同时建议你接触哲学、社会学的书籍,让思考更有深度。如果你仍不知道怎么发言,可以跟粉丝说明情况,暂时性地保持沉默。

(我没有什么粉丝,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。)

如果你真不想在网上待了,看看医生,并且······

Internet, ya-me-ro!!!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